11月28日上午,投促中国创始人吴永豪一行赴淮安府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委编办主任丁建民,区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熊君健陪同参观。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总管府府署(现漕运总督部院)加以修葺为府署。
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选址,结果选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辛亥革命后,淮安府署为淮安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一直为工厂占用。
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飞速发展,淮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已集重彰显。经过保护性的修缮和周遍环境美化,淮安府署与其前方的总督漕运部院、镇淮楼连为一体, 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区,雄居古城中心。
淮安府城有着2200年的建城史。清光绪二十四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就诞生在淮安府城驸马巷内。这里是中国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历代为军事重地,有“铁打的淮城”之美誉,曾并称淮扬苏杭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淮安自古人文荟萃,城内名胜古迹星罗密布,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之一的古代府级官衙,更是显其历史地位。
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城,为漕运咽喉,商业十分兴盛。城区位于运河岸上,水域广阔,老城的西部和城北都是多水地区,只有城的中部南北一线地势较高 。
淮安府署就设置在府城中部偏北地区,总督漕运部院设在全城的中部,府学试院、督学部院和山阳县署则设在中部偏南地区,漕运刑部大堂设在城西南隅。 居中而指挥,形势有利。
淮安府署曾审理过李毓昌(《天下粮仓》)案等著名案件,文化内涵丰富。关汉卿以淮安府署为题材,编写了戏剧《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