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定海城市发展有机更新,秀美村庄各美其美,文明之风吹遍大地……在迈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让定海在全面小康路上的底气越奔越足。
牵住牛鼻子 鼓起钱袋子
修缮村道,加装路灯,建造健身路径、健身广场,建起文化礼堂、文化长廊……这是盐仓街道虹桥村从一个集体经济“白板”村,蜕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和谐幸福村的追梦故事。
2009年,虹桥村党委书记练国平刚上任时,村里几乎找不出集体资产,日常开支全靠上级拨款。“要改善村里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必须得把经济搞上去。”练国平在心中打定主意。他与村民代表商量办法、理清发展思路,在盐仓街道专项工作组的把脉下,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资产,自我“造血”的发展新路子。翻建店面房,建造综合服务大楼,对外招租,增加集体资产,虹桥村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
“去年,村里对辖区废弃、闲置的房屋进行了新一轮全面排查,确定了2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分别对原先废弃的虹桥轧米厂和原村委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层办公楼进行改建。”练国平说,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招投标等环节上,街道均安排了专人负责对接上级部门,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时间。通过招投标,这两处物业用房用于经营出租后,预期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至20万元,在改善辖区环境面貌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村里的发展活力。
金色的秋季,定海大地上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近段时间,位于马岙街道的心亲侬研学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或欢呼雀跃地跑进稻田中,体验收割水稻的喜悦,或步入菜地,浇水除草开荒种菜,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研训手册……看着孩子们亲近自然,定海区新青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舟恩愈发感受到农旅融合发展为合作社带来的喜人变化。
2019年4月,该合作社运营的心亲侬研学教育基地开业,在200余亩农地户外体验的基础上,他们新设了室内研学课堂,通过“采摘+科普”方式开展研学游。同时,孙舟恩将目光瞄向了亲子游和团建活动,生意渐渐红火了起来。仅上个月,该基地就接待了20余所学校的研学游团队,平均每天涌进学生300余名。研学教育基地一天比一天热闹,农产品销售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要把周边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量带动起来。”面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孙舟恩信心十足。
综合发力,广辟途径。近年来,我区依托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定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平台,加快构建具有海岛特色的产业体系,建立促进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等美丽经济相继绽放。同时,金塘镇穆岙村通过改造闲置农房作为渔业设备及物资堆场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0万元;双桥街道临港、南山、石礁、里溪4个村投资“万泰·三农汇”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实现年收益80万元……截至去年,我区农渔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25元,比2017年增长19.3%,走在全省前列。
城乡一体 美美与共
上个月,位于干览镇新建村南洞艺谷景区的20亩格桑花美丽绽放,与四周的民宿相互掩映,构成了秋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近年来,新建生态村的路子越走越宽广,从观光游迈向体验游,从自主探索到政府投入、规划引领,再到市场导入,新建村经历了一场全域生态化、景区化的改造,逐步建成集景观、休闲、住宿、餐饮、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建设样板村。
依托生态环境,抓住村岙特质,因地制宜做文章的,还有马岙街道马岙村。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整洁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该村吸引了“海上河姆渡”康养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将打造以田园康养社区、创意休闲农场、亲子主题活动区、户外探险等为主题的康养特色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开发风情乡村的产业效益,让马岙的乡村旅游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我区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以更高标准推进全域美丽,实现洁净乡村全域覆盖,让风情乡村各美其美。因地制宜地建设以盐仓街道新螺头村黄沙岙、干览镇新建村、马岙街道马岙村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将“盆景”变成“风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定海用生态这把“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之门,同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全面绘就生态底色,城市有机更新日新月异。走进位于昌国街道凉子墩新村,部分居民楼被粉刷一新,小区焕新颜、幸福看得见。近年来,我区完成了多个城区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工作,破解了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停车难、治安差等困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项工作时,量体裁衣,着力在老年人多的小区加装电梯,增添无障碍设施等,让群众更具满意感、获得感。
东岳塔点亮璀璨夜景,解放路、总府路街巷焕然一新,海天大道提升工程定海段变身“城市迎宾大道”……循着定海花园式国际人文港城的共同愿景,定海高起点描绘城市蓝图、高水平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拉高标杆,参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理念,勾画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讲好定海未来的故事,又留住千年定海的乡愁。
生活不烦恼 小康成色足
环南街道盘峙村村民侯亚珠近日走进村里的海岛健康小屋,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通过智能化设备完成了测血压、测血糖等慢性病随访。“一切正常。”医护人员将仪器显示的数据告诉老人,家庭医生会根据上传的数据及时跟进健康指导,如果村民确有需要,将同市、区两级医院专家沟通,并通过远程会诊视频系统进行会诊。方便、快捷,是侯亚珠对海岛健康小屋提供的一站式自助检测服务的评价。去年11月,我区4个海岛健康小屋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海岛群众医疗救助和全周期健康保障能力。
今年秋季开学,定海六中七年级的教室里,读书声朗朗悦耳。崭新的课桌椅、书包柜、卫生柜,先进的教学电子设备,让前来就读的农村学生既惊喜又兴奋。来自岑港、马岙、小沙等地的百余名小学毕业生将在这里度过三年学习时光。我区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整合工作也随之走出实质性一步,逐步在农村形成定海六中、白泉初中、金塘中学三大初中的规模布局,有效破解农村初中布局小而散、办学效益有待提高的现状,进一步激发农村初中办学规模效应,提高离岛和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
因脑梗偏瘫的顾奶奶在白泉镇华康颐养园进行下肢康复锻炼。顾奶奶有一儿一女,都定居在外地,脑梗复发后,她女儿为了照顾她经常来回奔波,忙得焦头烂额,经过亲朋好友的推荐,顾奶奶入住了位于白泉镇的华康颐养园。在专业人员的照护下,她的身体情况日趋稳定,人也变得热情开朗起来。华康颐养园于2019年投运,园内设有颐养区、医疗康复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大区块,其中颐养区共有养老床位209张。目前,全区共有4家如华康颐养园一样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织密社会保障网,兜牢民生底线,使全社会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难有所助,才能让群众心里感到踏实而温暖。如今在定海,如果问人们,什么是小康?得到最多的答案可能是两个字“幸福”。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调整完善、悬水小岛健康小屋全部启用、以区图书馆、镇(街道)图书分馆、城市书房为主要依托的“1小时阅读圈”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定海正砥砺淬炼全面小康的“定海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