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我区九峰农场看到,一台台收割机下地开镰收割,千亩连片单季水稻喜获丰收。据了解,九峰农场的一千亩地在七年前原是海涂地,经过这几年的改良,今年亩产达到了1400斤,比我区平均亩产高15%左右。
“没想到今年产量这么高,我本来想着亩产有1000斤差不多了,现在能达到1400斤,完全出乎意料。”九峰农场负责人项本开对记者说。
项本开七年前开始租用这块海涂地,刚租用这块地的时候,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是海涂地改造,当时土壤肥力不够,而且土里有很多石头,除了人工去除土壤里的石头外,在区农技总站专家的指导下,项本开始向地里灌溉沼液有机肥。“2018年开始我一车一车往地里灌溉沼液,近三年时间,每亩地灌溉了20吨的沼液,效果非常理想。”项本开笑着说。
有机肥灌溉,运输是一大难题,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项本开购置了两台沼液运输车并新建了一个沼液发酵池,有了硬件条件的支持,土壤改良工作才能持续下去。在改良土壤的同时,也形成了绿色生态农业种植,项本开的这一千亩地,做到了药肥双减。“化肥用量减少7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了50%,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良了土壤,提高肥力,品质和产量自然就上来了。”区农技总站高级农艺师孙其林对记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千亩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水稻亩产从开始的300斤提高到了现在的1400斤。“前五年基本都是亏本的,从去年起终于开始赚钱了,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项本开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水稻亩产1400斤,按照国家收购价每斤1.5元,水稻每亩产值能达到2100元左右,加上上半年的小麦产值,刨去各种开支,今年一千亩地的纯利润能达到近百万元。
为了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工作,今年以来,我区除了在农田基础设施提升、非粮化整治、耕地地力改良、全程机械化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外,还积极倡导有机生态循环种植模式,进一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