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纺织服装 > 文字新闻
携手科技面向市场 新疆昌吉把棉花产业做扎实
发布时间:2020-10-28  来源:科技日报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棉花“整体西进”、棉纺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三年一定”的新形势下,以及国内市场低等级棉供大于求、高品质棉花短缺的情况下,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棉花产业迎接挑战,顺势而为,持续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量质齐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园区棉花平均亩产从336公斤增加到460公斤,增幅30%;棉花轧花质量从“双28”提升到“双30”,全力打造新疆优质棉新样板。

  “下蛋采收机”让棉花不落地

  连日来,园区老龙河示范区的机采棉全面盛开,长势喜人,数十台采棉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有序进行着采棉作业,棉花丰收成为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棉农们都把在田间地头工作的新型采棉机叫作“下蛋采收机”,因为采棉机能直接通过塑料薄膜将棉花打包,让棉花不落地,在提高棉花质量的同时,也为棉农节约了人力成本,让棉农们告别了过去一腿泥、一身土的状况。

  赵月中是老龙河示范区的种棉大户,今年,他承包种植了1000亩棉花,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加之管理得当,并使用大型机械采收,棉花产量和质量均明显好于往年。

  “以前没有机械的时候,需要20多个人用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采完棉花,现在依靠这个‘大家伙’,有个两三天时间就采完了。还是现在的科技发达,省人力、省时间,可以直接打包,今年棉花亩产约为460公斤,棉花按每公斤6.3元算,收入应该在300万元左右。”赵月中高兴地说道。

  5年来,园区逐步探索和实施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项目,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并对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先进配套机械精量播种机、高架喷雾器、卫星导航、采棉机等进行政策补贴,推动棉花全程机械化进程,如今已实现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覆盖,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园区拥有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专业农机服务组织7家,无人机植保企业2家,现有约翰迪尔等大型进口采棉机30余台,配套机械100余台套,农机服务辐射天山南北,昌吉州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位于全疆第一。

  优质种源促棉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中国农科院棉花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园区老龙河示范区召开。在专家测产验收会上传来好消息,园区的中棉所特璞棉979,棉花品质平均亩产460公斤,皮棉公检平均纤维长度30毫米。专家组一致表示,该棉花品质及其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对昌吉州乃至全疆棉花生产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特璞棉979这个品种的生育期为115天,衣分高达43%,马克隆值A级,这个品种的原棉品质超过美棉、澳棉,与这个品种配套的种植模式为‘宽早优’植棉模式,保苗株数8000—10000株,株高90厘米,实现了良种与良法,农机农艺农信的三性融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宋美珍介绍说。

  5年间,园区全力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棉花质量提升和棉花品牌化发展战略,根据辖区地势、土壤及自然环境条件,逐渐形成以新陆早57号为主,其他品种为辅的棉花种植品种分布。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等国家级平台机构,开展优质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中棉641、特璞棉979、中棉087等一系列优质棉新品种在园区持续开展试验示范,经加工的皮棉普遍达到“双30”以上的质量标准,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打造从种子到衬衫的闭环

  棉花产业是新疆重要的支柱产业,但过去新疆棉业产业链过短,造成了大量的附加值流失。棉农辛苦大半年种出的棉花送到轧花厂仅仅进行了粗略加工,还未将其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这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园区审时度势,结合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提出拓展、优化棉花产业链作为对策思路。

  新疆泰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棉花上“大做文章”,通过棉籽—棉粕—精饲料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链,公司深度挖掘棉蛋白产品价值,在全国率先突破工艺瓶颈,实现产业升级。2018年底公司成功研发并开始批量生产60%低酚棉蛋白产品,应用于高端水产,替代高成本蛋白原料。

  “5年来,公司在园区的引导下,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及其研发团队,开展棉蛋白营养价值评定、新型饲料开发、营养调控评价体系等研发创新工作,成功研发高蛋白棉粕新产品,解决了以往我国蛋白饲料依靠进口大豆的难题,赢得了国内诸多大型饲料企业的青睐,产品因此供不应求。”新疆泰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闫卫疆说。

  “一般的衬衫是由40支棉纱加工成的,而这批衬衫是200支棉纱加工成的,市场上绝无仅有。衬衫上有CCIA的标志,这是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英文缩写,意味着从品种到种植、加工都来自联盟成员。”在2019年8月4日举办的高品质棉花可持续发展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高峰论坛上,工作人员指着现场展示的一件衬衫介绍道,棉纱的支数越高,就表示纱越细,质量就越好。

  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成立于2016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不断加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交流,通过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等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探索建立棉花生产供给新模式,推动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期间,从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引进的优质中长绒棉示范品系——中棉641,在新疆精河县试种高品质棉花,生产原棉共约550吨,每吨加价1000元后,被内地企业抢购。公检结果表明,中棉641原棉的纤维长度、强度均接近32,高出新疆棉花主体品质4个档级,全面超越澳棉标准。

  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理事长李付广表示,今后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现代生产模式,引领我国棉花产业主攻方向“由量向质”转型升级,解决我国棉花产业多年来存在的品质短板问题,打造一个“从种子到衬衫”的闭环。

  “时”与“势”已聚集,今天的园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奋进姿态,在努力打造立足昌吉、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西亚的征程中,持续书写棉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上一条:园企共推废水治理水平升级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