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每日电讯》大篇幅刊登了《浙江宁海:“小微权力清单”助“村治”走上阳关道》的报道,文章中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中,有助于增强农民获得感的一条重要举措,就是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
文章指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起源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曾得到中央多个部门点赞。2015年,中组部印发关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列为第15条;今年3月,中农办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听取了相关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
事实上,这并不是央媒首次关注宁海的“小微权力清单”。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1至4月份,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中央省市媒体共报道宁海近400次,内容涵盖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36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经验、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今年各大媒体聚焦宁海的两大热点。
对于我县推行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中央办公厅专门刊发专报,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央视《新闻联播》《新闻调查》《新闻直播间》均进行了报道。今年3月15日,新华社记者又在宁海进行了三天的深度调查形成内参上报,4月4日,省委政研室也来宁海进行专题调研……
改革创新的动因,很多时候源自现实中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苦恼,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如此,宁海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殊多创新也不例外。浙江日报在《宁海清理审批前置事项解决“最多跑一次”难题“审批法庭”,给权力“瘦身”》一文中说,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前置条件“理而不清、法理不足”等现象愈发明显,成为改革推进的“中梗阻”。针对这一情况,宁海县紧扣重点环节探索建立审批裁决工作机制,创设独立于相关部门的“审批法庭”,以“法治思维+顶层设计”为理念,向审批源头“动刀”,对行政部门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按法律法规进行审查“瘦身”,做到应砍则砍,通过给企业和群众“省事”,不断提高满意度和获得感。
不仅如此,3月26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15家中央省市媒体又对我县“审批法庭”亲人身后事一次也不跑及视频工作站进行集体采访。新华社在报道中说,针对死亡事项办理手续繁杂等现象,浙江省宁海县从4月1日起,在全县正式实行死后事项办理从“至少5个部门跑5次”到“零跑腿”。
各大媒体持续关注“宁海经验”,进行浓墨重彩报道,源于宁海的不断大胆突破、主动作为,推出了一批率先于全省和全国的改革实践。对此,省委书记车俊在半个月内对宁海的相关做法连续三次点赞,认为“宁海样本”可看、可学,可复制推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郑栅洁也对宁海的做法多次进行肯定。在刚刚召开的十四届省委第三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上,县委书记杨勇还作为宁波县(市、区)唯一代表在分会场作了题为《强化改革创新探索争做基层治理标兵》的主题发言。
如今,借央媒的大舞台,宁海“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正往外传播,并走向全国。今年2月,由宁海首创的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作为农村基层治理样本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地经常派人来了解宁海发展经验,宁海也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传授经验,而省市多个现场会相继选择在宁海召开,也是对宁海改革创新最生动的注解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