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投料……”10月9日中午12点18分,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的智能中央控制中心内,伴随着“开始”按钮按下,装置进料生产,省重点建设项目——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以下简称“恒超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此次投产的项目位于洲泉镇工业园区,总投资达19.2亿元。项目主要采用国产化大容量柔性化聚合技术、聚酯熔体直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绿色制造技术,采用聚纺一体化工艺设计,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高速POY卷绕机、FDY卷绕机、自动包装线、自动落丝线等设备。恒超项目上马后,将形成年产智能化超仿真纤维5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为当地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
“项目主打的超细旦系列产品具有智能化、超仿真等特点,我们通过对生产装置一体化的精准设计与模拟,在产品品质与舒适功能性上找到了平衡点。”项目总指挥沈建伦向记者介绍,用该类纤维加工而成的织物具有吸湿排汗、超柔超亮、染色深等特点,将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差别化率,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
抓住市场需求调整机遇,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制造商,桐昆集团自然深谙其中的道理。因此恒超项目除了在产品定位上差异化外,更旨在打造一个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差别化、绿色化、集约化“六化”的标杆智能工厂。
“恒超项目作为一体化设计的2.0进阶版,在产品品质、运行成本、能耗消耗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智能中央控制中心内,沈建伦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上说,“别小看它,背后的集成系统可是项目的‘神经中枢’。”
据悉,恒超项目打通了生产过程各业务环节,通过开发智能在线检测和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制造过程中数字化信息的采集。“目前,聚酯、纺丝、消防等环节的各项数据都能及时反馈到系统后台,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第一时间做出报警提醒。这也有助于我们优化产品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沈建伦介绍。
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集成系统。在物流与仓储系统上,恒超项目也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原料、中间产物及产品的精准定位,让智能化贯通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财务等环节,实现产供销财一体化协同。
从落地到投产,项目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又一省重点项目刷新了“桐乡速度”。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9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4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