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留学韩国5年后,海归硕士杜晓伟将自己创业的起点设在了徐州科技创新谷。如今,项目落地不足3个月,杜晓伟已带领着这个名叫江苏以西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拿下了数个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订单”。对于未来的发展,杜晓伟说,在智能家居、门禁系统等电子技术开发上,希望通过三到五年积累,在这个千亿级的产业上,能够通过技术优势占得一席之地。
在徐州科技创新谷一季度入园企业统计表上,江苏以西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长长的35列中占据一列的位置。据徐州科技创新谷管理办公室主任季玉龙介绍,这35家一季度新入园的企业,其中新型研发机构9家,软件、物流、信息技术企业18家,人工智能企业2家,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型产业企业3家。
江苏信易物联网有限公司是一季度落户科技创新谷的18家软件、物流、信息技术企业其中一家。这家3月13日才落户科技创新谷的企业,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已完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大手笔的孵化落地。据公司董事长李国锋介绍,目前公司基于智能POS机、智能连锁店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网平台正在加速落地,预计5月将正式上线运营,“以智能POS机为例,它是全国唯一给合作企业提供零费率服务的智能设备,预计今年我们将在徐州安装10万台这样的智能终端,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徐州智谷光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是9家新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其中一家。该公司由落地徐州高新区的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资成立,并由潘君骅院士领军,从事可见光通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公司董事长朱从利表示,这个研究院集聚众多创新要素,将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旨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让可见格利尔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据季玉龙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落地科技创新谷的企业成倍增长,且都是高尖端的高新企业,其中以西杰电子的智能人脸识别,信易物联网的智能POS机、智能连锁店,智谷光频产业研究院的可见光通信等项目更是填补了科技创新谷的产业空白。
除了新落地的企业勃发创新活力外,一些此前落地的高新企业、科技创新转移孵化平台也开始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持续发力。去年2月落地科技创新谷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徐州中心,4月10日在科技创新谷举办了第二届中加国际技术转移对接会。两次对接共带来了6个“重量级”项目,其中,由陈红教授团队带来的微型心电图仪与智能化数据采集项目被众多医疗公司看好,在对接会上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如今已在徐设厂生产,完成了项目的转化和落地。
由徐州高新区和国际大学创新联盟(IUIA)共同搭建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IUIA淮海国际创新中心,去年年中落地科技创新谷。如今,这个创新中心各类人才济济一堂,带来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由中芬技术转移中心带来的环保科技创新项目,通过研发抑尘试剂,可有效治理扬尘污染、抑制飞絮,在道路使用的成本1平方公里仅1分钱,在工地使用1平方公里仅1毛钱,目前已在我市泉山区试点使用。
作为徐州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城一院一谷一区”中的 “一谷”,科技创新谷日益显现出创新高地的功能定位。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谷对创新生态体系的打造也在“同频”进行:按照“一路一特色、一区一景观”的绿化理念,科技创新谷着力打造“森林园区”“色彩园区”“海绵园区”。园区内四季有花开,日日有花香,提升了园区形象;先后投资50万元,对园区的建筑用彩色节能环保LED灯带进行环绕装饰,彰显一楼一景,成为夜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园区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了创业园大楼无线网全覆盖,同时新建了智能停车系统、地下车库智能出入系统,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333套的人才公寓正式启用,第一批符合条件的25名创业创新人才已提出审请,预计4月底通过审核后,可免费拎包入住。
创新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加速了项目、人才的进一步集聚。据了解,一季度科技创新谷新建3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千人计划专家8人,其他各类研发人员60名,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