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20/2021》(下称“《建议书》”),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有关改善营商环境的详细建议,并强调,欧盟和中国有必要在2020年底前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全面达成。
相关受访人士表示,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制造”亟待转型,欧盟内部的裂痕不断显现,中欧形成新的伙伴关系似乎是目前优中之选。中欧一旦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加深,中欧双方也将获得新的巨大的经济发展机会,双方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更加重要。
欧企关注改善在华营商环境
就《建议书》中提到的34个不同行业及跨行业的普遍性问题,三垣(海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前甲骨文软件研发主任工程师黄湧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欧盟企业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其他地区(比如美日韩)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所面临的问题有类似性。一方面,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用地成本等快速上涨,企业运营成本同步上升,在中国经营的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在某些领域已经崛起,可以同欧盟以及其他外资企业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成玉也表示,绝大部分欧企都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越是通过种种形式加大诉求,证明其越重视中国市场。
当前,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转型。“依靠低成本的制造业相对会越来越困难,欧盟企业更多地需要在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投资中国,同中国共同成长。” 黄湧表示,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应更多依赖技术、研发这些核心竞争优势,欧企不希望中国企业只是获得其先进技术。
杨成玉表示,长期以来,欧企对中国市场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对等开放、放松监管、政策持续。其中,政策持续是欧企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最大诉求 “实际上,欧企经营思维虽然看重利润和投资回报,但更重视经营的持久性,我们应该在向欧企释放政策持续信号上下功夫。”
欧盟企业依然青睐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在华投资经营的欧盟企业充分受益于中国已经迅速恢复的市场和经济。根据中国德国商会针对294家在华德企的调查,其中明确表示会坚持在华投资计划的达122家,欧盟企业对在华投资保持乐观态度。
杨成玉表示,尽管疫情阶段不同,但中欧经贸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特别在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情况下,投资资金为寻求安全与回报,将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据了解,8月底德国拜耳集团对其北京工厂增资4亿元以提高产能;近期,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增资1亿元,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建设中法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
黄湧认为,欧盟企业青睐中国市场,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市场大,并且在疫情控制住的情况下取得了增长;二是中国目前有着完备的产业链,在很多领域,比如新能源行业,中国的产业链领先于世界;三是中国政府也在逐步放宽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的限制。
比如,近两年汽车行业取消股比限制等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投资热情。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宣布斥资11亿欧元入股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入股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并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近日有消息称,戴姆勒计划重启与北汽的谈判,增持北京奔驰股权,以缓解在疫情中承受的亏损和营收压力……德国的几大汽车公司都加大了在华的清洁能源车投资,进一步加快在华电动化产业布局和市场拓展,进而带动国内的产业链。
推动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8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演讲时表示,中欧应本着灵活务实、相向而行的原则,尽早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难点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今年内要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9月9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出席由欧盟中国商会举办的中欧商业对话时表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应确保年内完成谈判,并尽早启动自贸进程,为双方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稳定性。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建议书》中也表示,完成中欧投资协定,期待中国成为像欧盟一样开放和公平的市场并不是天方夜谭。
黄湧认为, 目前的关键就是欧盟和中国必须在2020年底之前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全面达成,从而为双边关系发展和未来的高效合作奠定基础。这一协定的达成,在金融和保险、通信和电子设备、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欧盟企业面临的准入限制将大为放宽,不再面对巨大的市场准入壁垒。比如说,从事食品饮料行业企业,不再需要中国合伙人持有多数股份,这对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