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沈滩村的景铭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多名农户分散在田间采收成熟的甘蓝,只见小小的叶球经过农户们轻轻一掰,就采收进入筐中。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订单种植、订单销售模式,带领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在基地务工,采收甘蓝,2毛5分钱一斤,一天能挣150多块钱,平日里基地一有活干就过来帮忙,一年下来务工收入可达一万多块钱。”胡胜华是沈滩村二组低收入农户,以前都是在家务农为生,现在家中的4亩土地都流转出来,每亩地可以得到租金850元,自己还在基地常年务工,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
“受疫情影响,甘蓝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采摘,我们抢抓晴好天气,安排农户组织抢收,加大市场供应量,现在每天大约收到2万到3万斤,直接运往加工基地。”景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永远介绍说,基地占地1200亩,主要种植孢子甘蓝、金丝南瓜等经济作物,甘蓝采摘结束后,下一茬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水果山芋,保供农贸市场和超市。
近年来, “订单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备受青睐,种植户通过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等特点,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有效保障农户收益。滨海县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持续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强化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企业订单回收,让农户种的安心、卖的放心,切实实现增产增收的良性循环。
滨海县海大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专业村+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在滨海渠北片区建成农产品原料基地10万亩,带动全县3万农户发展四青蔬菜产业,年收购、加工、销售毛豆荚、甜玉米、西兰花、黄秋葵等四青蔬菜15万吨,带动农户年亩增收达3000-5000元。
“公司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避免农户因价格波动受损,让农户不再为销路发愁,不再为价格波动担心。”海大公司董事长邱晓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