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信局和区内4家银行机构日前签订金融护航“余杭制造”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实施金融助推“余杭新制造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政、银双方建立自上而下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产业紧密型并购、中小微企业等贷款的推进力度,共同为产业链标杆项目、示范项目构建“金融链”。
这是在奋力夺取经济高分报表、争当建设“重要窗口”排头兵背景下,具有标志意义的政策创新,是《防疫惠企28条》《全域创新66条》的延展,也是政府部门深化“三服务”活动的生动案例。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创新是“全域创新”的应有之义,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优化金融供给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必破之题。加快破除融资“中梗阻”,须以金融稳保障企业稳,以金融活促进经济活。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银行机构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2.4亿元,比年初增加29.37亿元。在落实惠企服务举措方面,截至6月末,余杭辖区内银行机构共给2879家企业新增146.32亿元贷款,为7972家企业存量贷款减免利息7068.11万元,为2248家企业新增贷款提供优惠利率,减少利息支出7361.32万元。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高效推进复工达产、工业经济走稳向好,这当中有金融机构一份扎实贡献。
但是,这还不够。如何让金融更有力赋能“余杭制造”,如何让制造业金融服务变得更便捷、更有效、更有温度,还需要更多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着力点。
金融护航“余杭制造”高质量发展战略,就是一次机制化的新探索。正如浙江银保监局余杭监管组组长陈定泽说的,金融机构把制造业当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加大金融保障、扩大审批授权、强化监管激励,将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从最近我区发布的2020年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重点技改项目“白名单”上来看,余杭相关制造业强投资项目中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7家。仅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本年度智能制造及相关技改项目就有89个。
金融机构需要保持高度敏感,在化危为机、开创新局的形势关口,与政府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结合企业码“码上金融”“智造融”场景功能模块,提供便捷的线上融资和精准对接服务。
相信在政、银、企协调联动下,余杭防疫情、稳企业、增动能、保增长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余杭制造业产业链要加速实现向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重构,少不了金融“加持”;余杭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要深入实施,少不了金融护航;余杭争当“重要窗口”建设排头兵、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少不了金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