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作为浙江自贸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保税燃料油为突破口,不断拉长产业链,海事服务产业上半年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海事服务贡献度不断提升。今年1-6月,舟山海事服务(包括保税油、船舶维修、船用物料备件等)出口约占全市外贸货物出口总额的53%,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主要引擎。保税船用燃料油直供量完成200.67万吨,同比增长5.85%,约占全国总量的30%(其中本港供油126.57万吨,同比增长35.05%;锚地供油90.8万吨,同比增长57.6%),供油量保持逆势增长。舟山区域优势、港口优势正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是锚地供货业务全面恢复。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导入风险评估、采用“非接触”作业,发布《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操作指引》,首单实践业务于7月中旬成功开展,锚地供货业务受疫情影响部分暂停3个月后得以全面恢复。1-6月份,全市实现外轮供应货值11.03亿美元(其中物料供应货值完成3.0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油料供应货值完成8.02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同比增长8%。尽管受全球疫情蔓延、油价暴跌等影响,外轮供应业务量保持平稳增长。
三是国际海事服务全链条拓展取得初步成效。由传统的单一供油向多元化海事服务产业延伸,货物贸易逐步向服务贸易拓展,拉动仓储物流、城市消费、加工贸易等传统产业发展。预计1-6月份舟山国际海事服务贸易实现26.5亿元,约占全市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每出口100美元的保税船用燃料油带动的物料出口由去年的29.5美元上升为今年的37.5美元。1-6月,全市共引进海事服务企业38家,包括知名国际船舶总代边航(香港)有限公司(Ben Line)、中国规模最大国际海员输出机构之一华洋海事中心分支机构,累计达200余家,初步形成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