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SITC(海丰国际)的集装箱班轮“海丰麦斯”轮在装载完近100标准箱货物后,缓缓驶离温州港状元岙港区,标志着温州港又一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温州—印尼”航线正式开通,温州外贸的开放通道正在加速构建中。
记者7月22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温州外贸实现逆势翻盘。1月-6月,全市累计进出口总额877.46亿元,同比增长11.23%。其中出口754.88亿元,同比增长11.78%;进口122.58亿元,同比增长7.96%。跨境网络零售出口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25.1%。相较于今年一季度,我市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8%的成绩,上半年我市外贸成绩单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半年内,我市外贸在疫情中突围,顺利由负转正,走出V型线,主要在于我市积极推进各大重点开放平台建设,促使包括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内的新型外贸方式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
今年上半年,我市迅速启动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三个重大开放平台和华商综试区创建工作,将平台建设进度驶上快车道。跨境电商综试区于6月19日开通保税进口“1210”首单业务;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已印发总体方案、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推进片区建设,形成联动创新区“1+X”实施方案及工作机制;综合保税区已完成一阶段建设工程出区查验库、卡口、查验区及行政卡口全部桩基基础;华商综试区谋划建设65个重点项目,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达38个,目前已建成20个,开工建设29个,前期推进16个。
搭上这些重点开放平台的快车,我市现有的外贸方式迎来发展新契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开通保税进口业务后,已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形成联动效应。系列数据表明,这类新型外贸方式对带动温州外贸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
仅在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进口首单业务诞生后的第三天,上月22日,鹿城结合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政策,促成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温州市金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一笔价值8万余美元的焊接面罩和眼镜订单,在温州港以1039方式报关,成功海运出口至美国海外仓,为海外端跨境零售提供备货。由此,温州正式开启了市场采购海外仓出口,实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全新模式落地。1月-6月,我市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除鹿城区外,各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达8.6亿美元,占比达41.7%,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较高水平全域联动。
此外,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我市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扶持、专项帮扶等举措,加大力度稳外贸,也为外贸的逆势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上半年,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线上展会,其中我市有616家企业参加了第127届网上广交会,收获订单7909万美元;全力帮助我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获得防疫物资出口质量认证,全市共有49家企业列入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持续加大金融助企帮扶力度,和5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为外贸企业提供200亿元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