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秀洲区新塍镇的“郝老师课堂”和洪合镇的“吴越绣坊”被命名为嘉兴市首批社科普及创新项目。
在秀洲区,“郝老师课堂”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2年,新塍镇以郝永祥名字命名成立“郝老师课堂”工作室,2013年9月,在新塍镇新农村广播中开设“郝老师课堂”栏目。创办至今,已在全镇28个村(社区)设立分站,“郝老师课堂”把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进了家家户户。
“虽然辛苦,但做得很开心。人充实了,正能量传递了,目的也达到了。”郝永祥说。据悉,“郝老师课堂”历时7年,历经300期,选拔了农业、乡村振兴、精神文明、法制等方面的36名人员加入公益讲师团队,每周五开展以“学理论、聊民生、说科普、答疑惑”为主题的宣讲。
不仅是田间地头的“好老师”,近年来,“郝老师课堂”不断推陈出新,采用“总堂+分堂+宣讲点”的模式运作,以说新闻、讲时事等形式,传播新时代新思想、普及政策理论、传达政府重点工作,通过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新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动态、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春风化雨,德润心田,成为引导乡风文明的“代言人”。
近年来,“郝老师课堂”先后获得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等各级表彰35项,嘉兴郊区农业科技推广奖一等奖等奖项23项,参与市区镇级公益组织9项。
同样被命名为嘉兴市首批社科普及创新项目的“吴越绣坊”,以传统刺绣为“底料”,注入现代元素“新配方”,传承保护洪合刺绣。
洪合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清末时期洪合妇女日常装扮与劳动的重要装饰品之一。洪合镇的“小围身”也是目前秀洲区主要留下的刺绣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文宝作为洪合刺绣传承人,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家里收藏刺绣“小围身”的老人。
洪合镇成立“吴越绣坊”工作室,举办“锦绣洪合”“幸福中国,全面小康”等主题民间刺绣征集活动,邀请老一代的洪合刺绣手艺人和专业刺绣老师定期开展培训、举办交流会,并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注入秀洲农民画、洪合毛衫文化等本土新元素,传承发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