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的伺服驱动器,通过高性能的无增益调整和实时振动控制,满足高速、高精度的伺服要求,可应用在精密加工、高速视觉检测等多种自动化设备中。”7月10日上午,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技术骨干卫作龙,向50多位科技中介机构负责人、企业科研人员介绍宁智院孵化的最新技术成果。
当日,全市“产研对接、创新赋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双向对接系列活动来到哈工大宁智院。活动中,技术成果的供需双方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讲解推介技术成果,洽谈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意向。讲到技术要点时,手机拍照声频频响起,不时也有针对参数、指标的提问咨询,大家在问答之间擦碰着“火花”。
“作为初创企业,我们正在不断提高行业知名度,本次活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展示技术实力的机会。”卫作龙所带领的团队,在宁智院平台上成功孵化出了宁波信智自动化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能够为业界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现场,他被中介机构、企业家包围,收获了不少合作意向。“通过活动,也能更多地了解客户需求,听到市场的反馈。”卫作龙如是说。
2018年成立的哈工大宁智院,是镇海引进的重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迄今已经成功孵化4家企业,高速高精度表面贴装技术、伺服驱动器控制技术等科研成果已实现落地。
作为科技成果的供应商,宁智院实现了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而对接活动带来了“吆喝声”。宁智院执行院长于兴虎告诉记者,院企双向对接这种形式,推广和宣传了技术成果,对供需双方而言有着双向促进的“催化剂”作用。
一边是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突破信息不对称,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中间转化渠道。林水生是宁波博士百川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从余姚赶过来参加活动,为的就是掌握更多科技成果的信息。“双向对接活动就像是桥梁纽带,让企业和中介机构走进技术研究院,增进对技术成果的了解。”宁波晟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兴也颇有同感,他认为,双向对接促进技术真正应用到产业当中,推动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而供需双方无缝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进而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也是此次双向对接活动的初心。
双向对接活动的组织者、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部部长方林平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大部分的科技对接活动局限在网上云端,效果有限,科技部门近期将动员全市力量,组织企业、中介机构实地走进宁波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打破供需双方的“隔膜”。
据悉,我市近期将举办100场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500家重点企业与产业技术研究院1000多名技术专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挖掘发布有效技术需求信息500项以上,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以上,争取100项科技成果在甬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