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风险缓释机制,政府与银行共担风险,苏州工业园区从源头激发“金融活水”创新力。7月3日,作为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重点改革创新举措,“关助融”正式升级2.0版,将通过引入风险补偿机制,减少商业银行对中小微进出口企业“惜贷”、“怕贷”的现实阻力,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促进金融力量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参加活动。
“关助融”是由园区海关联合自贸区综合协调局、金融管理服务局、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共同推出的一款金融创新产品,更是园区进一步提升外贸营商环境,推进进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次全新“试水”,依托园区海关提供的进出口企业信用等级、守法记录、企业进出口金额、纳税数据等相关信用信息,帮助企业在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加担保授信额度,园区政府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补贴,自2019年6月启动至今已累计为61家企业授信28.7亿元。
“前期‘关助融’主要通过政府贴息的方式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现在我们探索建立风险缓释机制,设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打消银行的顾虑,增加金融供给的力量。”据自贸区综合协调局贸易促进处处长姚华锋介绍,“关助融”2.0版通过增信、出口信保、保险(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一方面帮助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希望吸引更多银行参与进来,成为“金融惠企”、“金融助企”的优质供应方。升级后的“关助融”产品将贯彻“以信授信、以信促信”,持续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惠企增信、助力企业降本减负。
苏州蓝石新动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动力设备、新能源摩托车及零部件等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年轻企业,产品约一半都出口国外。“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园区给企业融资负担做减法,切实解决了我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关助融”2.0的发布,蓝石新动力与中国银行现场就签下了意向授信协议,“我们刚刚实现产品的量产,拿到银行贷款后,将极大地减轻流动资金的压力,并且能够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发布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苏州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进行了“关助融”2.0合作签约。在中国银行苏州工业园区分行高级经理于旭光看来,“关助融”1.0解决了银行给企业授信过程中数据不透明的问题,升级2.0以后,“关助融”引入风险分担机制,让商业银行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时敢贷也愿意贷。“下一步,我们也会结合苏州自贸片区的政策和企业诉求,做更多的尝试和突破,满足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