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降幅最大,比上年同期下降59.1%,其中的娱乐服务下降62.2%;文化传播渠道下降31.6%,其中作为线下场馆消费的典型代表的广播影视发行放映和艺术表演分别下降78.5%和46.2%。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在全球疫情防控不确定的前提下,恢复文化产业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把握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危”与先“机”,兼顾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形势,恢复文化产业仍需标本兼治。
政府能做什么?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祁述裕认为,探讨后疫情时期文化产业如何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探求“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如何创新。
文化产业属于人力密集型产业和创意产业,中小微文化企业占据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因此诸多学者都认为,对一些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小规模文化企业,在政策上可相对给予倾斜。
祁述裕建议着手“三个松绑”:给文化企业松绑,降低企业税费;给文化市场松绑,放宽市场准入;给文化内容创作松绑,加强科学监督。总之就是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来为文化产业“松绑”。
“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深入进去会发现这些企业在发展当中还是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就有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问题。要给文化产品、文化内容创作‘松绑’,在对文化产品内容创作进行监管时,要更多地考虑到线上产品即时性强、更新快、生命周期短、开发风险大等特点,更多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减少事先的审批,从而实现科学监管。”他说。
范周则指出,在政策上,既要加大经济杠杆扶持力度,避免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金融业不良资产增加三者之间内部恶性循环,又要避免完全依赖政府债务、扩大政府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特别要注意激活民营资本的活力;既要提升扶持政策实效性,又要避免简单的减税降费,养成企业的惰性思维。未来文化产业恢复商业活动需要面对的不只是流动性问题,还有清偿力问题、商业模式的生存问题,要求文化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业者该怎么办?“危”中有“机”提升创新力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文化产业确实打击不小,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产生了一些深远影响:加快了新兴数字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例如虚拟文娱(VR文娱、云游戏)、融屏互动、互动影音等;加速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化升级,例如云综艺、云演艺、云展览和文化大数据;加强了文化产品内容的品质提升,例如高品质、高感知、新消费、新类型的文化产品;加剧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例如集聚化、规模化的企业并购和IP化的产业协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如是看待“危”中的“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季度相关数据也支撑了这样的看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显示出强大活力。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人民币,增长15.5%。
范周指出,一方面,线下集聚性业态应当思考如何转型升级,寻求业态创新,扩展多元化营收模式。另一方面,如线上教育、线上会议等线上文化业态应该进一步持续优化当前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线上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应对未来疫情常态化的发展趋势。
从实际操作来说,“夜间经济”能促进文旅业尽快恢复,对于游客和消费者而言,更多可选择的室外通风环境,也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而日本的夏日祭、烟火大会以及中外的街头文化,都可视为“地摊经济”的品牌化延伸和拓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则从提振消费角度来尽量消解业者面临的压力。在他看来,品质生活可以融入到消费增长动力中,而拉动品质生活的抓手之一便是空间再造——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功能活化为主的遗产活化空间、以品质生活的体验和共享为主的品质体验空间、以集聚文化新业态和新生产力为主的文化创新空间,以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从而进行展示展览的多维展示空间,目前来看是现阶段我们可以尽快投入使用的具体抓手。
“压力、阻力、动力、活力相互交织,构成了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花建如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