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论坛日前在广西桂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紧扣论坛主题分享了经验做法,交流了工作思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等出席活动。
李彬表示,广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文物资源丰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致力于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广西将加强文物保护跨区域合作、大力发展文物经济、强化文物挖潜和传承,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据了解,广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264个、馆藏文物97万多件(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8座、中国传统村落278座。
关强在《文物保护利用 赋彩全面小康》主旨发言中说,全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是横亘在广阔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国之瑰宝”,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载体。全国文物系统将坚持保护研究优先,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及阐释,推动跨界融合发展。他就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提出5点建议:凝聚保护共识,全面深化改革,更大力度融合发展;全要素保护、全流程管理,更好守护文脉薪火;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更好讲述文物故事;补齐“让文物活起来”短板,更高水平开放共享;实施文物领域新基建,更高质量推动发展。
桂林市市长秦春成以《文物保护利用的桂林实践》为题,介绍了桂林文物保护成果及做法。近年来,桂林市将文物保护利用纳入全市中心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开展工作,出台了《桂林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总体方案》,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工程,做好“整理抢救、研究包装、保护利用”工作。下一步,该市将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实践创新,力争打造资源集聚、要素集约、业态集群、效益集成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全国示范标杆。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结合当地文保工作实际作发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作了《文物保护利用 感悟中华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