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创产品不再拘泥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传统品种。博物馆、非遗项目等都在跨界融合中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拥抱新领域,以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讲述文化故事。
多彩多样的文创产品成为近年来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如故宫文创推出的雍正钓鱼书签、“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网红”,掀起了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热潮。
文创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创意产品,而是依托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产品融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这就意味着开发文创产品主要目的不仅是获取经济收入,更是拓展历史文化传播的渠道与路径。
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喜爱,主要是为其展示的传统文化魅力所吸引。因此,文创产品一定要有“大”格局。“大”并不是指文创产品的体量大,而是内涵和追求要大,要让文创产品服务于文化的传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文创产品中突出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是文创产品的内涵,但文创产品的样式不能拘于传统,而是要贴近现代审美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才能让产品走进消费者的心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否则,产品样式老套,消费者不买账,传播文化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出来。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要突破常规思路,善于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采用年轻人喜欢的艺术表达方式,运用时尚化的风格模式,让传统文化得到年轻化的表达。
近年来,文创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一些文博单位盲目跟风,哪种产品“火”就跟风效仿,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亮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文创产品的研发者急功近利,没有在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其实,每个博物馆、文化馆的藏品、文物都各有特色,在研发文创产品时无需模仿他人。只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就可以为文创产品提供出色的素材,再进行认真的设计研发,完全可以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文创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IP。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