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京 > 文字新闻
我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形成“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产业架构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000米内的低空空域,如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无人机穿行于江面变身“外卖小哥”,血液运输开启飞行“极速模式”,长江巡查远程“一键开机”……在南京,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的形态愈发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2020年,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下简称“南京试验区”)经民航局批复成立,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13个国家级试验区之一。如今,随着低空物流、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长江巡检、江上物流、低空医疗物品配送等成为可能。

  5月9日,天朗气清,江风柔和。记者乘船踏上南京长江汇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时,耳边传来阵阵机翼高速旋转的声音,一架满载货物的运载无人机,正以每秒20米的速度,飞向10公里外的锚地。

  来到服务区四楼的无人机坪,飞手李坤鹏正负责“接单”“派单”。“船员通过我们的手机APP下单购买各类商品,接单后由无人机飞手配送到船,不靠站不上岸,比起传统的交通艇配送,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从去年5月至今年4月,我们共服务船次4536条,飞行里程达71807.6公里。”江苏长江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加山笑着说,无人机去的时候是物流“尖兵”,返程时可能变成一位环保“卫士”,把船民的生活垃圾带回服务区,助力长江航运服务高效低碳发展。

  10公里外,南京海事局龙潭海巡执法大队的一名特殊队员静待“开工”。当指示灯连续闪烁,一架小型无人机从方舱内腾空而起,一场巡检随即开始,这只是南京海事部门对长江98公里常态化巡检作业的一个缩影。无人机全程自主飞行,通过AI目标识别、人员识别,目标自动追踪,实时查看船只细节,并对违规航行的船只,通过机载喇叭喊话提醒,取代50%的船巡工作量,年耗油下降1500万元。

  当目光从江面转回,一架搭载血液冷藏箱的无人机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起飞,经过15分钟固定航线飞行,稳稳降落在浦口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前的空地上。

  今年,由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医院的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航线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日均开展飞行任务4架次,大大缩短了血液等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

  “起飞要快!这样才不容易侧翻。”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考生推动油门杆,只见一台多旋翼无人机缓缓起飞后,保持水平高度,一边360度自旋,一边画“8”字……昨日,在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西江),近百名准“飞手”顶着烈日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做足准备。

  根据今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除了轻型和微型,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的操控员需要取得相应执照,才可进行飞行。

  “考试过程有点类似于考汽车驾照,分为理论和实操两块,其中实操分为两块,一是操纵,另一部分类似于航线规划,考证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江苏民航无人机培训中心负责人王慧告诉记者,前两年一个班大概能招20至30人,现在人数呈倍数增长,每个班在100甚至200多人。

  考生田凯华来自国内一家能源头部企业,此次报考的是“多旋翼视距内等级驾驶员”。“我在单位负责发电机桨叶的巡检,需要在80米左右的高度观察桨叶状态,看看有无破损或者雷击迹象。”这位29岁的年轻小伙说,考取驾驶执照后,更利于提升巡检效率。

  随着各类低空飞行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场景越来越广、范围越来越大,除了生态环保、水务、电力等部门自己培育的“飞手”申请考证人数有所上升,大型能源、地理信息企业也在布局新能源等赛道,为新技术、新项目上马培训“飞手”。

  据了解,该考点是我省首家、全市唯一的中国民航无人机飞行执照考试中心,由南京迈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上万名持证的无人机驾驶人员,保障了低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走进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曲面大屏上,一个个移动中的小白点正是南京试验区空域中的无人机实时飞行状态。屏幕上还标注着7个无人机起降场和总面积近500平方公里的无人机飞行临时空域。

  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营,南京试验区形成了“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低空经济产业架构,为我市及周边无人机运行主体提供了充分的试飞、测试和运营条件。

  除了起到“大脑中枢”作用的“一中心”,“两平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可提供军民地三方协同的低空空域协调管理服务与无人机飞行服务能力,为城市低空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安全管理提供支撑;低空智联网平台集5G低空网联通信、高精度位置服务、大范围多源监视、低空气象服务于一体,为600平方公里覆盖范围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低空保障条件。

  空域相当于地上的公路,有了空域,飞机才能飞行。南京试验区如何突破空域开放这个关键瓶颈?“多场区”即是答案。具体而言,中心依托3个独立空域设立形成相应的基地,包括侯冲基地、西江基地、长江南京段及莲花湖空域,进行各类别无人机的新机科研试飞、产品验收与交付、训练与培训,不断进行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探索与试验。

  浦口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工作推进专班办公室主任、浦口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石山介绍,试验区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应用场景打造,开展了长江海事巡检、物流配送等多种场景应用,力争到2025年相关产值规模超15亿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上一条:市工商联组织企业家赴沪考察研学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