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阳江市 > 文字新闻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家门口掀起学习热潮
发布时间:2024-04-09  来源:阳江新闻网  发布开发区:广东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习得一技之长、体验传统文化、运动放松身心……夜幕降临,下班后的青年汇聚在夜校,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充电”时刻。如今,“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新风尚。年轻人学什么、收获什么?年轻人的学习需求如何满足?近日,记者走访青年夜校课堂,探寻背后的“流量密码”。

  课程丰富,精准对接青年需求

  4月2日晚上7时许,市区青少年宫里,一群年轻人围坐在桌子前,认真聆听授课老师张姿湲讲解非遗扎染的历史传承、扎染技法。随后,在老师指导下,经过扎结、浸泡、染色等多道工序,学员们手上的白色龙布偶呈现出来。“我对扎染比较感兴趣,整节课体验下来感觉很有趣。”第一次参加青年夜校的钟女士说。

  非遗扎染课堂仅是我市开展青年夜校活动的一个缩影。青年夜校学什么?在哪学?启动初期,团市委便下足功夫,通过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问需等方式,广泛征求青年的学习需求,以此精心设计出在“时间安排、场地选择、课程设置”上接地气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团市委将青年夜校打造成服务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平台。开展毛笔书法、风筝制作等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课程,引导青年接受文化的熏陶;开展直播带货电商培育、“漠阳味道青年烹”、中医养生技巧等就业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课程,为青年成长赋能;开展咖啡鉴赏等轻松的艺术门类,帮助青年放松解压;宣传推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开展心理健康宣讲、普法宣传。

  学技能交朋友,青年收获满满

  当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青年夜校,利用空闲时间“充电”赋能。据团市委统计,自去年11月开办至今,仅市级青年夜校就吸引了近900人次报名,每次开课“一位难求”,广受青年追捧和好评。

  不少学员表示,学习技能、提升自我,是他们选择青年夜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和晚上在家看电视比较,上夜校可以学到新知识,更有意义。”从事客服工作的叶女士坦言。在工作之余,蔡先生也希望通过夜校课程学多几门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蔡先生表示,一节烘焙课下来,他学会了如何做核桃酥和雪花酥,“我体验了4节不同内容的课程,发现自己最喜欢书法。”

  丰富多彩的课程还为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拓展了社交朋友圈。在一节节夜校课程中,叶女士和蔡先生成为了朋友,都非常珍惜这个“夜校同学”。他们认为,在夜校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实现了学习与社交“双丰收”。

  夜校不仅让青年积极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也成为了放松解压的好去处。在一节普拉提课上,上班族梁女士集中精神锻炼身体,不一会便大汗淋漓,将工作的压力抛之脑后。对她而言,夜校是“解压神器”,与其下班后沉迷于吃喝玩乐,不如选择来夜校充实自己、放松身心。

  持续探索优化,链接服务青年

  “公益性课程对青年很友好,希望可以开放更多报名名额。”“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建议多点实践互动,将理论讲解寓教于乐。”“希望更多县(市、区)开展夜校活动,不用跑太远上课。”在采访过程中,学员纷纷道出选择青年夜校的原因,同时也对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期望。

  青年有需求,组织有回应。当前,除了市级青年夜校,阳东区、阳西县等县(市、区)也逐步建立青年夜校,以更好地满足青年的学习需求。“我们正在进一步链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匹配阳江青年需求的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团市委书记刘粉英表示。

  接下来,团市委将持续优化、完善夜校的服务供给,汇聚本土师资力量,并不断“走出去”寻求更多的合作方式和资源支持,让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年轻人。同时,也将持续借助青年夜校平台更好地链接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我市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数字化“透明工厂”引领制造业升级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