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京 > 文字新闻
这座“红色地标”闪耀中华大地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开发区: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清明节前夕,细雨霏霏。在洁白的玉兰花和青翠的松柏映衬下,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众多参观者冒雨前来,献上一束束菊花缅怀英烈,表达无尽的敬仰和哀思。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来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红色地标”。

  站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面的广场向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古朴典雅的敞开式、四合院型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屋顶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檐形式上加以简化,整体建筑在青松翠柏的环抱中,显得分外巍峨壮丽。

  纪念馆的前身,是1954年修建的雨花台烈士史料陈列室,当时的陈列室占地面积仅有100多平方米,陈列有40位烈士的头像、简历。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纪念馆,建筑面积达5900平方米,是1987年12月竣工落成的。该建筑由著名建筑大师、东南大学杨廷宝教授设计,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齐康教授完成。纪念馆朝南的门厅上方,镌刻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

  从南门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纪念馆馆门上方的“日月同辉”大型花岗岩浮雕十分醒目。“日月同辉”是纪念馆的馆徽,中心为一圆球,四周为行星围绕圆球运转轨迹,象征着英烈精神与河山共存,与日月同辉。“日月同辉”的灵感,正是齐康的妙手偶得。“有一天,我给建筑学院的学生们上课,看到一个涡旋。从它的图案上,我联想到了星球、宇宙,想到了可以用它来寓意烈士精神的永恒和伟大。”2021年清明节期间,90岁高龄的齐康在回忆当初建设纪念馆的经过时,讲了这样一个细节。

  齐康1948年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雨花英烈成贻宾、程履绎都是他的校友。这些“红色印记”伴随着齐康的成长,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9年4月19日,成贻宾等人牺牲后,全体师生悲痛不已。“我们学生一边哭,一路跟着棺材送行,一直走到雨花台,把烈士落葬了。”齐康回忆说。后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屋顶的琉璃瓦,不是常见的绿色,而是白色的,齐康觉得:“烈士的品格洁白无瑕,所以在屋顶建造时,我就建议把琉璃瓦改成白的。”

  走进纪念馆,展陈以“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为主题,上版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集中展出文物435套879件。

  “快看,这是刘少奇的寻女启事!”在馆内展出的一份1938年5月31日的《新华日报》前,几名大学生正在轻声交流。“何宝珍,是刘少奇的夫人。由于紧张的工作和凶险的环境,不允许何宝珍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大儿子斌斌不到一岁就被送回老家;二女儿爱琴,在襁褓中送给了奶妈抚养。而她则带着小儿子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1934年深秋的一个黎明,年仅32岁的何宝珍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经过多方寻找,1938年刘允斌、刘爱琴回到了父亲刘少奇身边。小儿子刘允若一直在外流浪,直到13年后的1946年才到延安与父亲团聚。”讲解员指着报纸绘声绘色地讲解,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不少参观者眼泛泪花。

  “纪念馆建成后,展陈经过了数次升级改造。”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丰富展陈,一代又一代的雨花台人奔赴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开展“大寻访”,广泛征集烈士的史料文物,深挖烈士动人故事。如2019年,纪念馆请来文物专家,历经5个月修复了一级革命文物贺瑞麟烈士的《死前日记》;首次开展境外史料征集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查找在当地工作、学习过的雨花英烈的史料;实施雨花英烈文物史料征集“红星计划”,包括建筑界泰斗杨廷宝为雨花台烈士陵园设计的手稿重新“回归”等。

  如今,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一级文物19件/套、二级文物109件/套、三级文物482件/套,共计610件/套珍贵文物。其中,反映烈士狱中斗争的革命文物比较多。每一件文物,背后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邓中夏小学时“胸怀天下”的手抄课本、贺瑞麟记载了铁窗斗争岁月的《死前日记》、赵良璋在临刑前赠给难友的皮夹克等,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近年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不断创新展陈形式,借助多媒体手段、沉浸式讲解、实景演出等,“百花齐放”讲好雨花英烈故事。

  满天繁星中,浮现出一位位烈士的音容笑貌……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参观者,无不被“长夜星空”展馆中这个名为“长夜群星、璀璨天地”的场景所震撼。整整一面墙上,用灯箱集中展示了50位烈士的生平事迹,LED灯营造出“漫天星光”的效果,象征每位烈士个体所散发的信仰之光,闪耀在漫漫长夜,照亮革命道路。仰头望去,天花板好似深邃幽蓝的苍穹,闪烁着点点繁星,多媒体投影技术呈现出一位位烈士英容,与星光交融。“看到这么多烈士年轻朝气的面庞,在眼前浮现又远去,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烈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身上的信仰之光,永远照亮后人前行。”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宇轩同学说。

  走进缅怀厅,这里展示了9位烈士的9件典型遗物雕塑,有郭纲琳在狱中磨制的“永是勇士”铜心、陈子涛主编革命刊物《文萃》时使用的公文包等。每件遗物背后都有一段惊险跌宕的革命历程。雕塑底座上设有二维码,不少参观者正忙着“扫一扫”,了解遗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人!”铁窗内,身着长衫的“邓中夏”大义凛然,让劝降的叛徒灰溜溜地退散。观众深受感染,和他一起痛斥叛徒;戴着圆框眼镜的“恽代英”意气风发,在讲坛上带领青年振臂高呼“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盘着发髻的“叶雁苹”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从青春少女变成了垂暮老妇,深情擦拭着丈夫的遗物,回忆新婚时的甜蜜时光,表示自己将永远支持丈夫的信仰……如今,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还不定期举办红色文化沉浸式讲解,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述说雨花英烈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荡气回肠的亲情爱情故事。讲解员化身历史引领者串联全程,观众可以零距离观看表演,参与到互动中与“英烈”对话等,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以来,上百所学校走进雨花台、15万名青少年来烈士陵园开展思政研学。

上一条: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参与起草市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